分享本頁面 QR CODE
上架日期:2019-07-10
分類名稱:(ㄅ)柏科
中文名稱:刺柏
學名: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
科屬別:柏科Cupressaceae
別名:台灣刺柏、刺葉圓柏、山刺柏、 台灣檜、台灣柏、杉柏、台灣柏槇(臺灣)
用途:
- 刺柏形狀奇異,在果實成熟時,艷色在於紅褐與翠綠相間,頗具觀賞價值,因此常以栽培觀賞為主。
- 通常用途:刺柏材質緻密,芳香可供工藝用。而山胞常用以負擔重物,又可做為引火材料。
- 藥用-全株:清熱解毒,退熱透疹,殺蟲。治高熱不退,皮癬,麻疹。
柏科小百科
柏科植物是分布最廣的針葉樹,幾乎遍布全世界,絕大部分種為常綠植物,生活在西藏海拔5200米地區的滇藏方枝柏是海拔最高區域存活的木本植物。在台灣柏科植物有31種,其中以原生種的紅檜、扁柏最有名。而世界上第二長壽的柏科植物是智利柏。柏科植物很多種類可供木材原料,此外在園藝上常用來盆栽或造景的優型樹,還有些品種被作為聖誕樹種植。
===知識與知性===
1. 臺灣刺柏是長綠小喬木,大都生長在臺灣冷杉及玉山圓柏林下,其中又以北向和東向的山坡地生長最茂密;樹高長在2 -4公尺之間,具有多數分枝;葉為三枚輪生,狹線形,長約1.5 -2公分,寬約0.1 -0.2公分,先端成尖銳刺狀,基部具關節,葉表有2條白色的氣孔帶,背面為灰白色或成白粉狀,葉片中央有一條縱的龍骨突起。
2. 花單性;雄花腋生,成橢圓形,具有多數成對生長的雄蕊,花粉囊亦多數、基生;雌花卵形、綠色,由3-8枚不明顯的鱗片所組成。每年四、五月間開花,大約三、四個月後結成球形漿果;成熟時為橘紅色或紅褐色,直徑約0.6 -8公分,大都殘存樹枝上,內藏三角狀卵形、具稜角的種子三枚。
3. 喜光,耐寒,耐旱,主側根均甚發達,在乾旱沙地、向陽山坡以及岩石縫隙處均可生長,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。在自然界常散見於海拔1300~3400米地區,但不成大片森林。
4. 刺柏播種、扦插、壓條、嫁接均可繁殖。種籽繁殖因刺柏種籽有隔年萌芽習性,加之幼苗生長緩慢,很少有採用。扦插繁殖比較簡單,從早春至初秋均可進行。春季用1年生枝條,夏、秋扦插以幼齡母樹中上部采1至2年生枝,長10至15厘米,葉片保留二分之一。
5. 刺柏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,樹形美麗,葉片蒼翠,冬夏常青,果紅褐或藍黑色,可孤植、列植形成特殊景觀,也是良好的海岸庭園樹種之一。
6. 刺柏亦具有藥用價值,性味:苦,寒。功用:清熱,解毒,殺蟲。用於低熱不退,皮膚癬症。常用量9~15克;外用適量煎水洗。 性質:由柏科植物刺柏(JuniperuscommunisL.)的乾燥漿果用水蒸氣蒸餾所得。為無色、微綠色或黃色液體。具刺柏的特徵香氣和芳香苦味。功能主治:主治麻疹,身熱不退。以根入葯。
7. 其他用途方面,由於刺柏材質緻密而有芳香,耐水濕,心材紅褐色,紋理直,結構細,故可作船底、鉛筆、傢具、橋柱以及工藝品等用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