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生態⇢蛺蝶科⇢流星蛺蝶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分享本頁面 QR CODE
上架日期:2019-01-30
分類名稱:蛺蝶科
中文名稱:流星蛺蝶
學名: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
科屬別:蛺蝶科Nympalidae
寄主植物:山豬肉
蜜源植物:發酵樹液、腐果

▲卵
 

▲幼蟲_2齡

▲幼蟲_4齡

▲幼蟲_終齡前期

▲幼蟲_終齡中期

▲幼蟲_終齡(化蛹前)

▲終齡幼蟲頭部特寫

▲蛹

▲成蟲_剛羽化

▲成蟲

▲成蟲_吸食果實發酵液

▲食草_山豬肉
==影片介紹==
==知性與知性==
- 流星蛺蝶又稱墨蝶,展翅約5至7公分。
- 卵期特徵:卵為乳黃色,有細微的縱稜。 
 幼蟲特徵:幼蟲體色類似枯枝,二至四齡幼蟲有短小的犄角,終齡幼蟲犄角巨大且彎曲,體色會隨著成長而變化,初期為棕色,隨後轉為綠色,在化蛹前會再次轉為棕色。
 蛹期特徵:蛹體型如枯葉,側看有一圓洞來模仿有著食痕的落葉。
 成蟲特徵:底色為帶有金屬色澤的深藍色,上有細碎的白色條紋,在外緣有整排的ㄑ字形紋路,其口器為鮮紅色。
 雌雄分辨:雌雄外觀相似,但雌蟲翅型較圓。
- 近似種分辨:在台灣無近似種。
- 習性: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,一年多代,幼蟲取食清風藤科植物如山豬肉、筆羅子、綠樟,幼蟲取食會留下食痕,會將葉片中肋保留,用絲線將破碎的葉片黏在葉梗上,休息時幼蟲會爬至中肋,便可達到隱藏的效果。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
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


 
             
    